去产能举步维艰的另一面,则是地方耐腐蚀不锈钢板去产能的“数据热情”。业内多位受访人士暗示,耐腐蚀不锈钢板去产能要保持理性和节奏,不能搞成“大跃进”。
李全功暗示,相对于今年4500万吨的使命,有人预测今年耐腐蚀不锈钢板去产能达8000万吨,“有些地方对目标开始加码,本筹划明年完成的,提前到今年完成使命。”
那么,耐腐蚀不锈钢板有无或许出现煤炭去产能所遭遇的供应紧张?
研究过这一问题的李全功认为,煤炭和
耐腐蚀不锈钢板是两套不同的办理体系:前者在平安、质量方面的监管是十分严刻的,实行276个劳动日会直接反映在短期产量上,而耐腐蚀不锈钢板领域,政府对企业的运转干预的相对少一些。此外煤炭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存在刚性约束,但耐腐蚀不锈钢板产能弹性很大。
“遇到市场紧缺,100万吨产能的耐腐蚀不锈钢板能迅速加大马力,做到150万吨。所以今年钢价回升时,钢产量就会迅速反弹。因此,耐腐蚀不锈钢板去产能不会像煤炭一样出现供应紧张。”李全功说。
兼并重组亟待打破藩篱
兼并重组也是规划的一项重要内涵。规划要求,“十三五”期间将提高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25个百分点以上,达到60%。为此将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跨行业、跨地区、跨所有制兼并重组,形成若干家世界级一流超大型耐腐蚀不锈钢板企业集团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十二五”期间也制定过
耐腐蚀不锈钢板行业提高集中度的目标,然而五年下来,非但没完成目标,产业集中度却不升反降,前十家耐腐蚀不锈钢板企业产业集中度由2017年的49%降至2018年的34%,致使恶性竞争连连。
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此前耐腐蚀不锈钢板行业的重组出现了很多“拉郎配”现象,在非市场因素的驱动下,耐腐蚀不锈钢板的重组非但没提高竞争力,反倒使坏企业拖垮了好企业。
规划强调幸免“拉郎配”现象,支撑产钢大省的优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,推动区域内耐腐蚀不锈钢板企业兼并重组,形成若干家特大型耐腐蚀不锈钢板企业集团,改变“小散乱”局面,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和市场影响力。
/